本系统内所有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税收政策,办税流程及表单填报要求等以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为准。

个人所得税年度自行纳税申报表(问答版)

  • 下载空表单
    • 个人所得税年度自行纳税申报表(问答版).doc
      个人所得税年度自行纳税申报表(问答版).doc
  • 如何填报
    • 不同版本的《个人所得税年度自行纳税申报表》分别用于何种情况
      不同版本的《个人所得税年度自行纳税申报表》分别用于何种情况
    • 2019年度综合所得汇算清缴,是否需要报送《个人所得税减免税事项报告表》
      2019年度综合所得汇算清缴,是否需要报送《个人所得税减免税事项报告表》
  • 举例说明
    • 残疾、孤老人员和烈属有什么个人所得税优惠?
      残疾、孤老人员和烈属有什么个人所得税优惠?
    • 申报表的劳务报酬行次如何填写?
      申报表的劳务报酬行次如何填写?
    • 申报表的稿酬行次如何填写?
      申报表的稿酬行次如何填写?
    • 申报表的特许权使用费行次如何填写?
      申报表的特许权使用费行次如何填写?
    • 申报表的工资薪金行次如何填写?
      申报表的工资薪金行次如何填写?
  • 政策问题
    • 哪些纳税人需要办理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
      哪些纳税人需要办理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
    • 2019年度,哪些纳税人无需办理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
      2019年度,哪些纳税人无需办理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
    • 2019年度,哪些纳税人需要办理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
      2019年度,哪些纳税人需要办理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
    • 免税收入有哪些?
      免税收入有哪些?
    • 为什么仅能够扣除三险一金呢?
      为什么仅能够扣除三险一金呢?
    • 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办理时间与办理方式、办理渠道、办理地点
      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办理时间与办理方式、办理渠道、办理地点
    • 个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后,退(补)税如何操作?
      个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后,退(补)税如何操作?
  • 文件依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07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07号)
    • 《关于修订部分个人所得税申报表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9年第46号)
      《关于修订部分个人所得税申报表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9年第46号)
    • 《关于办理2019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事项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9年第44号)
      《关于办理2019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事项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9年第44号)
    • 《关于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涉及有关政策问题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19年第94号)
      《关于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涉及有关政策问题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19年第94号)
    •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有关问题的公告》(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62号)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有关问题的公告》(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62号)
    • 《国务院关于印发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的通知》( 国发〔2018〕41号)
      《国务院关于印发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的通知》( 国发〔2018〕41号)
    •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操作办法(试行)》的公告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60号)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操作办法(试行)》的公告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60号)
    •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自然人纳税人识别号有关事项的公告》(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59号)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自然人纳税人识别号有关事项的公告》(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59号)

个人所得税年度自行纳税申报表(问答版) 

(纳税年度:20 )

一、填表须知

填写本表前,请仔细阅读以下内容:     

1.如果您需要办理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并且未在纳税年度内取得境外所得的,可以填写本表;     

2.您需要在纳税年度的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办理汇算清缴申报,并在该期限内补缴税款或者申请退税;     

3.建议您下载并登录个人所得税APP,或者直接登录税务机关官方网站在线办理汇算清缴申报,体验更加便捷的申报方式;     

4.如果您对于申报填写的内容有疑问,您可以参考相关办税指引,咨询您的扣缴单位、专业人士,或者拨打12366纳税服务热线。     

5.以纸质方式报送本表的,建议通过计算机填写打印,一式两份,纳税人、税务机关各留存一份。

二、基本情况
1.姓 名
2.公民身份号码/纳税人识别号
□□□□□□□□□□□□□□□□□□-□□(无校验码不填后两位)

说明:有中国公民身份号码的,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上载明的“公民身份号码”;没有中国公民身份号码的,填写税务机关赋予

的纳税人识别号。

3.手机号码
□□□□□□□□□□□
提示:中国境内有效手机号码,请准确填写,以方便与您联系。
4.电子邮箱
5.联系地址
_______省(区、市)_______市 _______区(县)_______街道(乡、镇) ______________
提示:能够接收信件的有效通讯地址。
6.邮政编码
□□□□□□
三、纳税地点
7.您是否有任职受雇单位,并取得工资薪金?(单选)
□有任职受雇单位(需要回答问题8) □没有任职受雇单位(需要回答问题9)
8.如果您有任职受雇单位,您可以选择一处任职受雇单位所在地办理汇算清缴,请提供该任职受雇单位的具体情况:

任职受雇单位名称(全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职受雇单位纳税人识别号:□□□□□□□□□□□□□□□□□□

9.如果您没有任职受雇单位,您可以选择在以下地点办理汇算清缴:(单选)

□户籍所在地 □经常居住地

具体地址:_______省(区、市)_______市 _______区(县)_______街道(乡、镇) ______________

说明:1.户籍所在地是指居民户口簿中登记的地址。 

2.经常居住地是指居民个人申领居住证上登载的居住地址,若没有申领居住证,指居民个人当前实际居住的地址;若居民个人不在中国境内 

的,指支付或者实际负担综合所得的境内单位或个人所在地。

四、申报类型
10. 未曾办理过年度汇算申报,勾选“首次申报”;已办理过年度汇算申报,但有误需要更正的,勾选“更正申报”:
□首次申报 □更正申报
五、收入-A(工资薪金)
11.您在纳税年度内取得的工资薪金收入有多少?
(A1)工资薪金收入(包括并入综合所得计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元) □无此类收入

说明: 

(1)工资薪金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取得的工资薪金收入。包括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

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收入。全年一次性奖金是指,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扣缴义务人根据其全年经济效益和对雇员全年工作业绩的综合考

核情况,向雇员发放的一次性奖金。包括年终加薪、实行年薪制和绩效工资办法的单位根据考核情况兑现的年薪和绩效工资。 

(2)全年一次性奖金可以单独计税,也可以并入综合所得计税。具体方法请查阅财税﹝2018﹞164号文件规定。选择何种方式计税对您更

为有利,可以咨询专业人士。 

(3)工资薪金收入不包括单独计税的全年一次性奖金。

六、收入-A(劳务报酬)
12.您在纳税年度内取得的劳务报酬收入有多少?
(A2)劳务报酬收入:□□,□□□,□□□,□□□.□□(元) □无此类收入

说明:劳务报酬收入是指,个人从事设计、装潢、安装、制图、化验、测试、医疗、法律、会计、咨询、讲学、翻译、审稿、书画、雕刻、

影视、录音、录像、演出、表演、广告、展览、技术服务、介绍服务、经纪服务、代办服务以及其他劳务取得的收入。

七、收入-A(稿酬)
13.您在纳税年度内取得的稿酬收入有多少?
(A3)稿酬收入:□□,□□□,□□□,□□□.□□(元) □无此类收入
说明:稿酬收入是指,个人作品以图书、报刊等形式出版、发表而取得的收入。
八、收入-A(特许权使用费)
14.您在纳税年度内取得的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有多少?
(A4)特许权使用费收入:□□,□□□,□□□,□□□.□□(元) □无此类收入
说明: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是指,个人提供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非专利技术以及其他特许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收入。
九、免税收入-B
15.您在纳税年度内取得的综合所得收入中,免税收入有多少?(需附报《个人所得税减免税事项报告表》)
(A4)特许权使用费收入:□□,□□□,□□□,□□□.□□(元) □无此类收入

提示:免税收入是指按照税法规定免征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其中,税法规定“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70%计算”,对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计

30%的部分无需填入本项,将在后续计算中扣减该部分。

十、专项扣除-C
16.您在纳税年度内个人负担的,按规定可以在税前扣除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是多少?

(C1)基本养老保险费:□□□,□□□.□□(元) □无此类扣除 

(C2)基本医疗保险费:□□□,□□□.□□(元) □无此类扣除 

(C3)失业保险费: □□□,□□□.□□(元) □无此类扣除 

(C4)住房公积金: □□□,□□□.□□(元) □无此类扣除

说明:个人实际负担的三险一金可以扣除。

十一、专项附加扣除-D
17.您在纳税年度内可以扣除的子女教育支出是多少?(需附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信息表》)
(D1)子女教育:□□□,□□□.□□(元) □无此类扣除

说明: 

子女教育支出可扣除金额(D1)=每一子女可扣除金额合计; 

每一子女可扣除金额=纳税年度内符合条件的扣除月份数×1000元×扣除比例。 

纳税年度内符合条件的扣除月份数包括子女年满3周岁当月起至受教育前一月、实际受教育月份以及寒暑假休假月份等。 

扣除比例:由夫妻双方协商确定,每一子女可以在本人或配偶处按照100%扣除,也可由双方分别按照50%扣除。

18.您在纳税年度内可以扣除的继续教育支出是多少?(需附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信息表》)
(D2)继续教育:□□□,□□□.□□(元) □无此类扣除

说明:

继续教育支出可扣除金额(D2)=学历(学位)继续教育可扣除金额+职业资格继续教育可扣除金额; 

学历(学位)继续教育可扣除金额=纳税年度内符合条件的扣除月份数×400元; 

纳税年度内符合条件的扣除月份数包括受教育月份、寒暑假休假月份等,但同一学历(学位)教育扣除期限不能超过48个月。 

纳税年度内,个人取得符合条件的技能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职业资格继续教育可扣除金额=3600元。

19.您在纳税年度内可以扣除的大病医疗支出是多少?(需附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信息表》)
(D3)大病医疗:□,□□□,□□□.□□(元) □无此类扣除

说明: 

大病医疗支出可扣除金额(D3)=选择由您扣除的每一家庭成员的大病医疗可扣除金额合计; 

某一家庭成员的大病医疗可扣除金额(不超过80000元)=纳税年度内医保目录范围内的自付部分-15000元; 

家庭成员包括个人本人、配偶、未成年子女。

20.您在纳税年度内可以扣除的住房贷款利息支出是多少?(需附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信息表》)
(D4)住房贷款利息:□□,□□□.□□(元) □无此类扣除

说明: 

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可扣除金额(D4)=符合条件的扣除月份数×扣除定额。 

符合条件的扣除月份数为纳税年度内实际贷款月份数。 

扣除定额:正常情况下,由夫妻双方协商确定,由其中1人扣除1000元/月;婚前各自购房,均符合扣除条件的,婚后可选择由其中1人扣除

1000元/月,也可以选择各自扣除500元/月。

21.您在纳税年度内可以扣除的住房租金支出是多少?(需附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信息表》)
(D5)住房租金:□□,□□□.□□(元) □无此类扣除

说明: 

住房租金支出可扣除金额(D5)=纳税年度内租房月份的月扣除定额之和 

月扣除定额:直辖市、省会(首府)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其他城市,扣除标准为1500元/月;市辖区户籍人口超过100万的

城市,扣除标准为1100元/月;市辖区户籍人口不超过100万的城市,扣除标准为800元/月。

22.您在纳税年度内可以扣除的赡养老人支出是多少?(需附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信息表》)
(D6)赡养老人:□□,□□□.□□(元) □无此类扣除

说明: 

赡养老人支出可扣除金额(D6)=纳税年度内符合条件的月份数×月扣除定额 

符合条件的月份数:纳税年度内满60岁的老人,自满60岁当月起至12月份计算;纳税年度前满60岁的老人,按照12个月计算。 

月扣除定额:独生子女,月扣除定额2000元/月;非独生子女,月扣除定额由被赡养人指定分摊,也可由赡养人均摊或约定分摊,但每月不

超过1000元/月。

十二、其他扣除-E
23.您在纳税年度内可以扣除的企业年金、职业年金是多少?
(E1)年金:□□□,□□□.□□(元) □无此类扣除
24.您在纳税年度内可以扣除的商业健康保险是多少?(需附报《商业健康保险税前扣除情况明细表》)
(E2)商业健康保险:□,□□□.□□(元) □无此类扣除
25.您在纳税年度内可以扣除的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是多少?(需附报《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税前扣除情况明细表》)
(E3)税延养老保险:□□,□□□.□□(元) □无此类扣除
26.您在纳税年度内可以扣除的税费是多少?
(E4)允许扣除的税费:□□,□□□,□□□,□□□.□□(元) □无此类扣除

说明:允许扣除的税费是指,个人取得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时,发生的合理税费支出。

27.您在纳税年度内发生的除上述扣除以外的其他扣除是多少?
(E5)其他扣除:□□,□□□,□□□,□□□.□□(元) □无此类扣除

提示:其他扣除(其他)包括保险营销员、证券经纪人佣金收入的展业成本。

十三、捐赠-F
28.您在纳税年度内可以扣除的捐赠支出是多少?(需附报《个人所得税公益慈善事业捐赠扣除明细表》)
(F1)准予扣除的捐赠额:□□,□□□,□□□,□□□.□□(元) □无此类扣除
十四、全年一次性奖金-G
29.您在纳税年度内取得的一笔要转换为全年一次性奖金的数月奖金是多少?

(G1)全年一次性奖金:□□,□□□,□□□,□□□.□□(元) □无此类情况

(G2)全年一次性奖金应纳个人所得税=G1×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元)

说明:仅适用于无住所居民个人预缴时因预判为非居民个人而按取得数月奖金计算缴税,汇缴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将一笔数月奖金按照全

年一次性奖金单独计算。

十五、税额计算-H(使用纸质申报的居民个人需要自行计算填写本项)
30.综合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计算

(H1)综合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A1+A2×80%+A3×80%×70%+A4×80%)-B1-60000-(C1+C2+C3+C4)-

(D1+D2+D3+D4+D5+D6) -(E1+E2+E3+E4+E5)-F1]×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元)

说明: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如下
级数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36000元的
3
0
2
超过36000元至144000元的
10
2520
3
超过144000元至300000元的
20
16920
4
超过300000元至420000元的
25
31920
5
超过420000元至660000元的
30
52920
6
超过660000元至960000元的
35
85920
7
超过960000元的
45
181920
十六、减免税额-J
31.您可以享受的减免税类型有哪些?
□残疾 □孤老 □烈属 □其他(需附报《个人所得税减免税事项报告表》) □无此类情况
32.您可以享受的减免税金额是多少?
(J1)减免税额:□□,□□□,□□□,□□□.□□(元) □无此类情况
十七、已缴税额-K
33.您在纳税年度内取得本表填报的各项收入时,已经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是多少?
(K1)已纳税额:□□,□□□,□□□,□□□.□□(元) □无此类情况
十八、应补/退税额-L(使用纸质申报的居民个人需要自行计算填写本项)
34.您本次汇算清缴应补/退的个人所得税税额是:
(L1)应补/退税额=G2+H1-J1-K1=□□,□□□,□□□,□□□.□□(元)
十九、无住所个人附报信息(有住所个人无需填写本项)
35.您在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的居住天数是多少?
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天数:_______天。
36.您在中国境内的居住年数是多少?
中国境内居住年数:_______年。
说明:境内居住年数自2019年(含)以后年度开始计算。境内居住天数和年数的具体计算方法参见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19年第34号。
二十、退税申请(应补/退税额小于0的填写本项)
37.您是否申请退税?
□申请退税 □放弃退税
38.如果您申请退税,请提供您的有效银行账户。

开户银行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开户银行省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银行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开户银行名称填写居民个人在中国境内开立银行账户的银行名称。
二十一、备注
如果您有需要特别说明或者税务机关要求说明的事项,请在本栏填写:
二十二、申报受理
谨声明:本表是根据国家税收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填报的,本人对填报内容(附带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完整性负责。
个人签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年_____月_____日

经办人签字: 

经办人身份证件类型: 

经办人身份证件号码: 

代理机构签章: 

代理机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受理人:  

受理税务机关(章): 

受理日期: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