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统内所有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税收政策,办税流程及表单填报要求等以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为准。

A105000《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

  • 下载空表单
    • A105000《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doc
      A105000《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doc
  • 如何填报
    • A105000:《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填写的是什么内容?
      A105000:《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填写的是什么内容?
    • A105000:填写不征税收入时需要注意与哪张表的勾稽关系?
      A105000:填写不征税收入时需要注意与哪张表的勾稽关系?
    • A105000:填写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时需要注意与哪张表的勾稽关系?
      A105000:填写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时需要注意与哪张表的勾稽关系?
    • A105000:填写公允价值变动净损益时需要注意与哪张表的勾稽关系?
      A105000:填写公允价值变动净损益时需要注意与哪张表的勾稽关系?
    • A105000:填写赞助支出时需要注意与哪张表的勾稽关系?
      A105000:填写赞助支出时需要注意与哪张表的勾稽关系?
    • A105000:填写职工薪酬时需要注意与哪张表的勾稽关系?
      A105000:填写职工薪酬时需要注意与哪张表的勾稽关系?
    • A105000表中扣除类调整项目数据从哪里来的?
      A105000表中扣除类调整项目数据从哪里来的?
    • A105000表中收入类调整项目数据从哪里来的?
      A105000表中收入类调整项目数据从哪里来的?
    • A105000表中特别纳税调整应税所得数据从哪里来的?
      A105000表中特别纳税调整应税所得数据从哪里来的?
    • A105000表中资产类调整项目数据从哪里来的?
      A105000表中资产类调整项目数据从哪里来的?
    • A105000《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如何填写?
      A105000《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如何填写?
  • 举例说明
    • A105000:公允价值计量下税会差异举例
      A105000:公允价值计量下税会差异举例
    • A105000表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举例
  • 政策问题
    • 税法承认会计的谨慎性原则吗?
    • 税法上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的吗?
      税法上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的吗?
    • 什么叫公允价值计量,会形成怎样的税会差异?
      什么叫公允价值计量,会形成怎样的税会差异?
    • 什么叫可变现净值计量,会形成怎样的税会差异?
      什么叫可变现净值计量,会形成怎样的税会差异?
    • 什么叫时间性差异?
    • 什么叫税会差异
    • 什么叫现值计量,会形成怎样的税会差异?
      什么叫现值计量,会形成怎样的税会差异?
    • 什么叫永久性差异?
    • 时间性差异有哪几种?
    • 税会差异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 税前扣除应当的遵循哪些原则?
  • 文件依据
    •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优化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5年第1号)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优化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5年第1号)
A105000: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
行次
项目
账载金额
税收金额
调增金额
调减金额
1
2
3
4
1
一、收入类调整项目(2+3+4+5+6+7+8+10+11)
*
*
2
根据《视同销售和房地产开发企业特定业务 纳税调整明细表》(A105010)填报。第 2 列“税收金额”填报表 A105010 第 1 行第 1 列 金额。第 3 列“调增金额”填报表 A105010 第 1 行第 2 列金额。
(一)视同销售收入(填写A105010)
*
*
3
根据《未按权责发生制确 认收入纳税调整明细表》(A105020)填报。第 1 列“账载金额”填报表 A105020 第 14 行第 2 列金额。第 2 列“税收金额”填报表 A105020 第 14 行第 4 列金额。若表 A105020 第 14 行第 6 列≥0,第 3 列“调增金额”填报表 A105020 第 14 行第 6 列金额。若表 A105020 第 14 行第 6 列<0,第 4 列“调减金额”填报表 A105020 第 14 行第 6 列金额的绝对值。
(二)未按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的收入(填写A105020)
4
根据《投资收益纳税调整明细表》(A105030)填报。 第 1 列“账载金额”填报表 A105030 第 10 行第 1+8 列的合计金额。第 2 列“税收金额” 填报表 A105030 第 10 行第 2+9 列的合计金额。若表 A105030 第 10 行第 11 列≥0,第 3 列“调增金额”填报表 A105030 第 10 行第 11 列金额。若表 A105030 第 10 行第 11 列 <0,第 4 列“调减金额”填报表 A105030 第 10 行第 11 列金额的绝对值。
(三)投资收益(填写A105030)
5
第4列“调减金额”填报纳税人采取权益法核算,初始投资成本小于取得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计入取得投资当期营业外收入的金额。
(四)按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对初始投资成本调整确认收益
*
*
*
6
第3列“调增金额”填报纳税人根据税收规定确认交易性金融资产初始投资金额与会计核算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初始投资账面价值的差额。
(五)交易性金融资产初始投资调整
*
*
*
7
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纳税人会计核算的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金融负债以及投资性房地产类项目,计入当期损益的公允价值变动金额。若第1列≤0,第3列“调增金额”填报第1列金额的绝对值。若第1列>0,第4列“调减金额”填报第1列金额。
(六)公允价值变动净损益
*
8
填报纳税人计入收入总额但属于税收规定不征 税的财政拨款、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以及政府性基金和国务院 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第 3 列“调增金额”填报纳税人以前年度取得财政性资金且 已作为不征税收入处理,在 5 年(60 个月)内未发生支出且未缴回财政部门或其他拨 付资金的政府部门,应计入应税收入额的金额。第 4 列“调减金额”填报符合税收规 定不征税收入条件并作为不征税收入处理,且已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
(七)不征税收入
*
*
9
根据《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纳税调整明细表》 (A105040)填报。第 3 列“调增金额”填报表 A105040 第 7 行第 14 列金额。第 4 列“调 减金额”填报表 A105040 第 7 行第 4 列金额。
其中: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填写A105040)
*
*
10
填报不符合税收规定的销售折扣、 折让应进行纳税调整的金额和发生的销售退回因会计处理与税收规定有差异需纳税调 整的金额。第 1 列“账载金额”填报纳税人会计核算的销售折扣、折让金额和销货退 回的追溯处理的净调整额。第 2 列“税收金额”填报根据税收规定可以税前扣除的折 扣、折让的金额和销货退回业务影响当期损益的金额。若第 1 列≥第 2 列,第 3 列“调 增金额”填报第 1-2 列金额。若第 1 列<第 2 列,第 4 列“调减金额”填报第 1-2 列 金额的绝对值,第 4 列仅为销货退回影响损益的跨期时间性差异。
(八)销售折扣、折让和退回
11
填报其他因会计处理与税收规定有差异需纳税调整的收入类项目金额。若第 2 列≥第 1 列,第 3 列“调增金额”填报第 2-1 列金额。若 第 2 列<第 1 列,第 4 列“调减金额”填报第 2-1 列金额的绝对值。
(九)其他
12
二、扣除类调整项目(13+14+…24+26+27+28+29+30)
*
*
13
根据《视同销售和房地产开发企业特定业 务纳税调整明细表》(A105010)填报。第 2 列“税收金额”填报表 A105010 第 11 行第 1 列金额。第 4 列“调减金额”填报表 A105010 第 11 行第 2 列的绝对值。
(一)视同销售成本(填写A105010)
*
*
14
根据《职工薪酬支出及纳税调整明细表》(A105050) 填报。第 1 列“账载金额”填报表 A105050 第 13 行第 1 列金额。第 2 列“税收金额” 填报表 A105050 第 13 行第 5 列金额。若表 A105050 第 13 行第 6 列≥0,第 3 列“调增 金额”填报表 A105050 第 13 行第 6 列金额。若表 A105050 第 13 行第 6 列<0,第 4 列 “调减金额”填报表 A105050 第 13 行第 6 列金额的绝对值。
(二)职工薪酬(填写A105050)
15
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纳税人会计核算计入当期损益的业务招待费金额。第2列“税收金额”填报按照税收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业务招待费支出的金额。第3列“调增金额”填报第1-2列金额。
(三)业务招待费支出
*
16
根据《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等 跨年度纳税调整明细表》(A105060)填报。若表 A105060 第 12 行第 1 列≥0,第 3 列“调 增金额”填报表 A105060 第 12 行第 1 列金额。若表 A105060 第 12 行第 1 列<0,第 4 列“调减金额”填报表 A105060 第 12 行第 1 列金额的绝对值。
(四)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填写A105060)
*
*
17
根据《捐赠支出及纳税调整明细表》(A105070) 填报。第 1 列“账载金额”填报表 A105070 合计行第 1 列金额。第 2 列“税收金额” 填报表 A105070 合计行第 4 列金额。第 3 列“调增金额”填报表 A105070 合计行第 5 列金额。第 4 列“调减金额”填报表 A105070 合计行第 6 列金额。
(五)捐赠支出(填写A105070)
18
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纳税人向非金融企业借款,会计核算计入当期损益的利息支出的金额。发行永续债的利息支出不在本行填报。第2列“税收金额”填报按照税收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利息支出的金额。若第1列≥第2列,第3列“调增金额”填报第1-2列金额。若第1列<第2列,第4列“调减金额”填报第1-2列金额的绝对值
(六)利息支出
19
第 1 列“账载金额”填 报纳税人会计核算计入当期损益的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不包括纳税人按 照经济合同规定支付的违约金(包括银行罚息)、罚款和诉讼费。第 3 列“调增金额” 填报第 1 列金额。
(七)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
*
*
20
第 1 列“账载金额”填报纳税人 会计核算计入当期损益的税收滞纳金、加收利息。第 3 列“调增金额”填报第 1 列金 额。
(八)税收滞纳金、加收利息
*
*
21
第 1 列“账载金额”填报纳税人会计核算计入 当期损益的不符合税收规定的公益性捐赠的赞助支出的金额,包括直接向受赠人的捐 赠、赞助支出等(不含广告性的赞助支出,广告性的赞助支出在表 A105060 中填报)。 第 3 列“调增金额”填报第 1 列金额。
(九)赞助支出
*
*
22
第 1 列“账 载金额”填报纳税人会计核算的与未实现融资收益相关并在当期确认的财务费用的金 额。第 2 列“税收金额”填报按照税收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金额。若第 1 列≥第 2 列, 第 3 列“调增金额”填报第 1-2 列金额。若第 1 列<第 2 列,第 4 列“调减金额”填 报第 1-2 列金额的绝对值。
(十)与未实现融资收益相关在当期确认的财务费用
23
除保险企业之外的其他企业直接填报本行,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纳税人会计核算计入当期损益的佣金和手续费金额,第2列“税收金额”填报按照税收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佣金和手续费支出金额,第3列“调增金额”填报第1-2列金额,第4列“调减金额”不可填报。保险企业根据《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等跨年度纳税调整明细表》(A105060)填报,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表A105060第1行第2列。若表A105060第3行第2列≥第6行第2列,第2列“税收金额”填报A105060第6行第2列的金额;若表A105060第3行第2列<第6行第2列,第2列“税收金额”填报A105060第3行第2列+第9行第2列的金额。若表A105060第12行第2列≥0,第3列“调增金额”填报表A105060第12行第2列金额。若表A105060第12行第2列<0,第4列“调减金额”填报表A105060第12行第2列金额的绝对值。
(十一)佣金和手续费支出(保险企业填写A105060)
*
24
第 3 列“调增金额” 填报符合条件的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计入当期损益的费用化支出金额。
(十二)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用
*
*
*
25
根据《专项用途财 政性资金纳税调整明细表》(A105040)填报。第 3 列“调增金额”填报表 A105040 第 7 行第 11 列金额。
其中: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用(填写A105040)
*
*
*
26
填报维简费、安全生产费用、预提费用、 预计负债等跨期扣除项目调整情况。第 1 列“账载金额”填报纳税人会计核算计入当 期损益的跨期扣除项目金额。第 2 列“税收金额”填报按照税收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 金额。若第 1 列≥第 2 列,第 3 列“调增金额”填报第 1-2 列金额。若第 1 列<第 2 列,第 4 列“调减金额”填报第 1-2 列金额的绝对值
(十三)跨期扣除项目
27
第 1 列“账载金额”填报纳税 人会计核算计入当期损益的与取得收入无关的支出的金额。第 3 列“调增金额”填报 第 1 列金额。
(十四)与取得收入无关的支出
*
*
28
根据《境外所得纳税调整后 所得明细表》(A108010)填报。第 3 列“调增金额”填报表 A108010 合计行第 16+17 列金额。
(十五)境外所得分摊的共同支出
*
*
*
29
填报纳税人根据有关文件规定,为创 新基层党建工作、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制度发生的党组织工作经费及纳税调整情况。
(十六)党组织工作经费
30
填报其他因会计处理与税收规定有差异需纳税调 整的扣除类项目金额,企业将货物、资产、劳务用于捐赠、广告等用途时,进行视同 销售纳税调整后,对应支出的会计处理与税收规定有差异需纳税调整的金额填报在本 行。若第 1 列≥第 2 列,第 3 列“调增金额”填报第 1-2 列金额。若第 1 列<第 2 列, 第 4 列“调减金额”填报第 1-2 列金额的绝对值。
(十七)其他
31
三、资产类调整项目(32+33+34+35)
*
*
32
根据《资产折旧、摊销及纳税调整明细表》(A105080)填报。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表A105080第30行第2列金额。第2列“税收金额”填报表A105080第30行第5列金额。若表A105080第30行第9列≥0,第3列“调增金额”填报表A105080第30行第9列金额。若表A105080第30行第9列<0,第4列“调减金额”填报表A105080第30行第9列金额的绝对值。
(一)资产折旧、摊销 (填写A105080)
33
填报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理赔费用准备金等不允许税前扣除的各类资产减值准备金纳税调整情况。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纳税人会计核算计入当期损益的资产减值准备金金额(因价值恢复等原因转回的资产减值准备金应予以冲回)。若第1列≥0,第3列“调增金额”填报第1列金额。若第1列<0,第4列“调减金额”填报第1列金额的绝对值。
(二)资产减值准备金
*
34
根据《资产损失税前扣除及纳税调整明细表》 (A105090)填报。若表 A105090 第 29 行第 7 列≥0,第 3 列“调增金额”填报表 A105090 第 29 行第 7 列金额。若表 A105090 第 29 行第 7 列<0,第 4 列“调减金额”填报表 A105090 第 29 行第 7 列金额的绝对值。
(三)资产损失(填写A105090)
35
填报其他因会计处理与税收规定有差异需纳税调整 的资产类项目金额。若第 1 列≥第 2 列,第 3 列“调增金额”填报第 1-2 列金额。若 第 1 列<第 2 列,第 4 列“调减金额”填报第 1-2 列金额的绝对值。
(四)其他
36
四、特殊事项调整项目(37+38+…+43)
*
*
37
根据《企业重组及递延纳税事项纳税调整明细表》(A105100)填报。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表A105100第17行第1+4列金额。第2列“税收金额”填报表A105100第17行第2+5列金额。若表A105100第17行第7列≥0,第3列“调增金额”填报表A105100第17行第7列金额。若表A105100第17行第7列<0,第4列“调减金额”填报表A105100第17行第7列金额的绝对值。
(一)企业重组及递延纳税事项(填写A105100)
38
根据《政策性搬迁纳税调整明细表》(A105110) 填报。若表 A105110 第 24 行≥0,第 3 列“调增金额”填报表 A105110 第 24 行金额。 若表 A105110 第 24 行<0,第 4 列“调减金额”填报表 A105110 第 24 行金额的绝对值。
(二)政策性搬迁(填写A105110)
*
*
39
39.1
39.2
39.3
39.4
39.5
39.6
39.7
(三)特殊行业准备金 ( 39.1+39.2+39.4+39.5+39.6+39.7)
*
(三)特殊行业准备金 ( 39.1+39.2+39.4+39.5+39.6+39.7)
第 1 列“账载金额”填报纳税人会 计核算的保险公司保险保障基金的金额。第 2 列“税收金额”填报按照税收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金额。若第 1 列≥第 2 列,第 3 列“调增金额”填报第 1-2 列金额。若第 1 列<第 2 列,第 4 列“调减金额”填报第 1-2 列金额的绝对值。
1.保险公司保险保障基金
第 1 列“账载金额”填报纳税人会计核算 的保险公司准备金的金额。第 2 列“税收金额”填报按照税收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金 额。若第 1 列≥第 2 列,第 3 列“调增金额”填报第 1-2 列金额。若第 1 列<第 2 列, 第 4 列“调减金额”填报第 1-2 列金额的绝对值。
2.保险公司准备金
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纳税人会计核算的保险公司未决赔款准备金中已发生未报案准备金的金额。第2列“税收金额”填报按照税收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金额。若第1列≥第2列,第3列“调增金额”填报第1-2列金额。若第1列<第2列,第4列“调减金额”填报第1-2列金额的绝对值。
其中: 已发生未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
第 1 列“账载金额”填报纳税人会计核算 的证券行业准备金的金额。第 2 列“税收金额”填报按照税收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金 额。若第 1 列≥第 2 列,第 3 列“调增金额”填报第 1-2 列金额。若第 1 列<第 2 列, 第 4 列“调减金额”填报第 1-2 列金额的绝对值。
3.证券行业准备金
第 1 列“账载金额”填报纳税人会计核算 的期货行业准备金的金额。第 2 列“税收金额”填报按照税收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金 额。若第 1 列≥第 2 列,第 3 列“调增金额”填报第 1-2 列金额。若第 1 列<第 2 列, 第 4 列“调减金额”填报第 1-2 列金额的绝对值。
4.期货行业准备金
第 1 列“账载金额” 填报纳税人会计核算的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担保机构准备金的金额。第 2 列“税收 金额”填报按照税收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金额。若第 1 列≥第 2 列,第 3 列“调增金 额”填报第 1-2 列金额。若第 1 列<第 2 列,第 4 列“调减金额”填报第 1-2 列金额 的绝对值。
5.中小企业融资( 信用) 担保机构准备金
根据《贷款损失准备金及 纳税调整明细表》(A105120)填报。若表 A105120 第 10 行第 11 列≥0,第 3 列“调增 金额”填报表 A105120 第 10 行第 11 列金额。若表 A105120 第 10 行第 11 列<0,第 4 列“调减金额”填报表 A105120 第 10 行第 11 列金额的绝对值。
6.金融企业、 小额贷款公司准备金( 填写 A105120)
40
根据《视同 销售和房地产开发企业特定业务纳税调整明细表》(A105010)填报。第 2 列“税收金额” 填报表 A105010 第 21 行第 1 列金额。若表 A105010 第 21 行第 2 列≥0,第 3 列“调增 金额”填报表 A105010 第 21 行第 2 列金额。若表 A105010 第 21 行第 2 列<0,第 4 列 “调减金额”填报表 A105010 第 21 行第 2 列金额的绝对值。
(四)房地产开发企业特定业务计算的纳税调整额(填写A105010)
*
41
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合伙企业法人合伙人本年会计核算上确认的对合伙企业的投资所得。第2列“税收金额”填报纳税人按照“先分后税”原则和《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合伙企业合伙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59号)文件第四条规定计算的从合伙企业分得的法人合伙人应纳税所得额。若第1列≤第2列,第3列“调增金额”填报第2-1列金额。若第1列>第2列,第4列“调减金额”填报第2-1列金额的绝对值。
(五)合伙企业法人合伙人应分得的应纳税所得额
42
填报企业发行永续债采取的税收处理办法与会计核算方式不一致时的纳税调整情况。当永续债发行方会计上按照债务核算,税收上适用股息、红利企业所得税政策时,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支付的永续债利息支出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第2列“税收金额”填报0。永续债发行方会计上按照权益核算,税收上按照债券利息适用企业所得税政策时,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0;第2列“税收金额”填报永续债发行方支付的永续债利息支出准予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的金额。若第2列≤第1列,第3列“调增金额”填报第1-2列金额。若第2列>第1列,第4列“调减金额”填报第1-2列金额的绝对值。
(六)发行永续债利息支出
43
填报其他因会计处理与税收规定有差异需纳税调整 的特殊事项金额。
(七)其他
*
*
44
第3列“调增金额”填报纳税人按特别纳税调整规定自行调增的当年应税所得。第4列“调减金额”填报纳税人依据双边预约定价安排或者转让定价相应调整磋商结果的通知,需要调减的当年应税所得。
五、特别纳税调整应税所得
*
*
45
六、其他
*
*
46
合计(1+12+31+36+44+45)
*
*